首頁
簡介
感恩運動宣言
感恩大使
榮譽顧問
感恩董事局成員
支持機構
最新消息
最新圖片
生命導師培訓班 Train the Trainer
金句
簡介書
聯絡我們
為何要在香港發起感恩運動?
自1997年回歸以來,香港經歷多番衝擊,除了沙士疫症,還有金融海嘯、貧富懸殊等問題。我們關心香港的發展,認為必須尋找出路,扭轉社會的負能 量。「香港感恩運動」(Hong Kong Thanks-Giving Movement) 源自一個簡單的信念:如果香港人都發揮正能量,互相「感恩」和「貢獻」,就有更大的心靈財富,也會因此創造更多物質財富,令香港擁有更好明天。
感恩-貢獻 : 迸發心靈與精神力量
為何感恩?緣何貢獻?「感恩」("Thanks"),指無論面對生命中任何事情,都抱著感激的態度;「貢獻」 ("Giving"),就是將感激的心化為行動,造福別人。所以,「香港感恩運動」的口號是:「T&G 感恩行動派,用愛感動全世界」!
學懂感恩的人,面對成敗貧富都積極生活,抱持愛和盼望,內心恆久地知足常樂。能夠感恩而且用行動貢獻別人的話,就是活現著生命的正能量,讓這個世界多一分愛。
最神奇的是 – 如果1個人受了別人的恩,然後貢獻給另外3個人,而這3個人又貢獻給另外3個人,那麼幾何級數遞增21次方之後,地球70億的人口都會受到福澤!
如果今天由你開始一個善行,令你身邊的3個人受惠,然後鼓勵這3個人也幫助、貢獻另外3個人,把善行傳開去,而那3個人,又再貢獻給另外3個人...... 如此類推,只需要把這個善意的圈擴大21次方,你的愛,就切切實實感動了全世界!
感恩、貢獻的團隊
「香港感恩運動」跨越不同宗教、文化、種族及性別,而且堅持非商業、非牟利運作。凡參與本運動的機構或個人,必需無償貢獻。
「香港感恩運動」獲得香港不同界別的領袖人物擔任榮譽顧問,包括: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、前馬會主席陳祖澤先生、前樂施會總幹事莊陳有先生、關俊 棠神父、林國璋牧師、常霖法師、法住機構創辦人霍韜晦教授、文化藝術工作者毛俊輝先生、資深電台節目主持人鄧藹霖、商界人士施永青先生和李廣林先生。樂隊 C AllStar、歌手鄭秀文小姐、謝安琪小姐和「香港女飛魚」蔡曉慧則為宣傳「香港感恩運動」的「感恩大使」。
「香港感恩運動」由慈善團體自在社發起,但不屬於任何機構或個人,籌委會成員是長期參與無償服務的義工,背景雖然不同,卻有共同夢想。為了將「感 恩、貢獻」的精神發揚光大,我們聯合組成了非牟利團體「香港感恩運動有限公司」(Thanksgiving.org.hk Limited),立志透過「香港感恩運動」,讓我們的根–香港–成為「感恩之都」。
另外,截止2013年5月為止,「香港感恩運動」已獲得27間非牟利或慈善團體加入成為支持機構,將共同透過各類感恩行動和義工服務,推廣感恩和無償貢獻的精神。
首頁
簡介
感恩運動宣言
感恩大使
榮譽顧問
感恩董事局成員
支持機構
最新消息
最新圖片
生命導師培訓班 Train the Trainer
金句
簡介書
聯絡我們